

时代新风·当代中国画大展
开幕时间:2018年7月18日(周三)上午10:30
开幕地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中心展厅
展览时间:2018年7月18日~7月29日
展览地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时代新风 · 当代中国画大展
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样式,中国画在近百年来的历史境遇富有戏剧性。由于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根源,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不同节点,中国画不可避免地成为论争的焦点。从20世纪20年代那场“科学”与“玄学”之论,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中国画”的问题之争,再到改革开放后在新一波外来文化刺激下由李小山那篇“檄文”引发的再一次论争,可见,在西方文化的介入下,20世纪中国画面临的挑战史无前例。
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艺术家不断地找寻中国画未来的方向和出路,无论是借镜西方还是奥援中国古老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文化抉择却产生了殊途同归的结果,他们都在探寻中国画从传统转换到现代的可能性。可以这么说,“现代精神”是中国画现代化之路不可回避的命题之一。值得提出的是,20世纪的中国画与社会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某种意义上,强调艺术中的“现代精神”,亦是对中国画的“时代命题”的关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回溯四十年来中国画的变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的价值延续与重塑是艺术家“现代性”追寻中的重要命题。显然,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对已然存在的关乎20世纪中国画的叙述模式与价值解释系统进行再认识,这构成了当代人的现实诉求。因此,以21世纪最初十余年为时间坐标,对四十年来当代中国画之图式语言和价值属性作一番梳理有其必要性。在此,我们尤为关注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更为深刻变化的情态中,当代中国画语言变革的内在动力及其与当今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本次展览,聚焦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格局,以“时代新风”为主题,分“墨尚”、“心源”、“新境”、“逸趣”、“入微”、“新锐”六个单元,从人物、山水、水墨、花鸟及工笔等探索领域作为切入视角,关注于艺术家图像风格中所蕴含的当代文化精神。展览旨在透过艺术家及其风格迥异而又相互联系的作品,寻求理解中国画在当下的美术进程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的作品,足以说明,中国画在当下多元化的表达中所获得的全新的话语空间;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今人关注古人的传统、当代的文化以及当代的生活,对今天中国画的革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墨 尚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催生人物画现代化变革,学院人物画从50年代由“徐蒋体系”主导,到80年代以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逐渐重拾民族化探索与个性化塑造,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局势。伴随水墨问题的延伸,写意人物画从式微回归主流。经历过写意文化的断层,学院的写意人物画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展现出了与传统人物画颇为不同的面貌。它更注重将笔墨韵味与当下体验巧妙结合,在解构传统图式之余,不断实践着“以形传神”、“意在笔先”等传统理念,探讨着中国画发展的核心逻辑。当代写意人物画展现出了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的学科面貌,由此确立了独特的文化身份。

刘国辉 无风的下午 180cm×194cm 纸本水墨 2017年

杜滋龄 羊年品羊 105cm×11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林墉 老猎人 69cm×69cm 纸本设色 1981年

郭全忠 早读 144cm×288cm 纸本设色 2003年

陈振国 母与子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07年

王西京 松荫对弈图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08年

罗宁 街头上的惠女 68×136cm
心 源
20世纪80年代之后,受到社会环境转变的刺激,山水画在反思百年的得失中开启了拓进与复归并行的新走向。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当代人的视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大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眷恋向往,成为当代人普遍的心理状态。以这些历史现实为出发点,本次展览希望从广阔的文化视角关注中国山水画的“师造化”命题,关注艺术家眼中的山水世界及山水画的绘画母题。试图透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关怀与现实关怀”的话语链条,来诠释在急剧变化的视觉文化环境中,艺术家的内心关切及其诗意化的人文情怀,挖掘在当代文化机制下,艺术与生活、心性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赵振川 依山傍水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05年

范扬 扎尕那业日村 75cm×48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张捷 凤凰古城 47cm×75cm 纸本水墨 2017年

黄越 嘉木白云伴清溪 136cm×68cm 纸本水墨 2015年

王犇 青海——大河之源 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03年
新 境
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打破了中国画传统图式的稳定结构,中国画水墨问题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与延伸。当代社会文化观念发生转变,学科发生融合,新材质与新母题出现。在此背景下,当代水墨从包容开放的学术环境中诞生,继承了近中国画的改革成果,在新时代的挑战中,试图摆脱传统观念对笔墨问题的约定俗成。如今当代水墨的观念逐渐为主流语境所接纳,让更多艺术家愿意接触尝试。本次展览旨在探讨当代水墨如何构建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性,邀请了在这一领域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艺术家。他们对中国画传统笔墨与图式有着独到的解读,用作品折射当代生活与观念的变迁,以个性化的表达推动了水墨语言的现代建构。

化建国 解山构水之一 96cm×88cm 纸本水墨 2017年

罗江 出山 137cmx20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陈平 费洼山庄之三 180cmx97cm 纸本设色 2008年

王保安 建德殖场印象 175cmx134cm 纸本水墨 2017年

邓建强 重庆合川涞滩石刻 60cm×40cm 纸本水墨 2017年

刘西洁 蔡元培100×190 纸本水墨 2017

方向 海上威尼斯 248cmx12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王绍强 淡冶如笑48cmx25cm 纸本水墨 2017年

丘挺 縢蛟庵 70cm×46cm 纸本设色 2012年
.jpg)
杜松儒 烟雨江南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1年
逸 趣
社会的变革让花鸟画的语言在短短一百年间,就经历了过去近千年的尝试。于当代人而言,影片、图像、文本,各色媒介充斥眼球,让人头晕目眩,同时又习以为常。当生活看似已没有什么值得追问,形式又几乎历尽了一切的可能,花鸟画便不得不面临新的困惑。在这里,我们展出了多位当代中国画艺术家的花鸟画作品,这些作品既有鲜明的中国画元素和根脉,又有新鲜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正是当代生活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从中重审当下的文化情境与价值结构,讨论花鸟画艺术在当代语境下所作出的应变。

江文湛 爱莲 249cm×12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方楚雄 高瞻远瞩 250cm×125cm 纸本设色 2014年

邢少臣 望月 180cm×9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熊显林 霜染秋色浓 137cm×6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乔宜男 荷韵 120cmx12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入 微
中国画对现代性的追求,促使人们重视工笔画领域。当代工笔画创作之路承载着现实与历史的碰撞、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矛盾,在文化品格的吸收和图式形态的转型方面,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意义。学院出身的工笔画家作为工笔画的主要创作群体,既受过较严格的西式造型训练,亦保留着善于体味典雅的创作气质。这些艺术家在面对工笔的“承”与“变”上,或坚持从传统工笔的基础上进行新工笔的探索,或利用当代的思维观念来完成工笔蜕变,但他们都在文化的延伸与传统的辉映中,在坚持传统工笔艺术样式的同时,表现出当代人对社会及传统的反思。

陈湘波 荷·映月 62cm×43cm 纸本设色 2015年
.jpg)
陈林 畅神·溪岸 48cm×82cm 纸本设色 2018年

麻元彬 六根清净 42cm×65cm 纸本水墨 2017年

方政和 别石塔 178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许晓彬 微风晓露 137cm×6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叶芃 时空·领域 138cm×7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焦永峰 活着·觅食 180cm×12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新 锐
当代青年艺术家作为中国画坛的新生力量,受学院主流语境熏陶,同时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他们在运用传统水墨题材的基础上,善于把握当代文化动态,把自身的视觉理念、审美诉求、思想情感诠释在他们的作品中,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开拓出新的视觉图景,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笔墨意境。这些新生代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促使当代中国画的局面变得更加多元、繁荣与开放。本次展览旨在解析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绘画面貌,促使青年艺术家群体进入公众视野,融入当代的学术交流语境之中。

付振宝 印象·斯里兰卡之八 33cm×4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李夏夏 晚秋 200cm×12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孙玮 梅花鹦鹉之一 49cm×70cm 绢本设色 2018年
院风新体 · 当代中国画专题展
“院风新体·当代中国画专题展”包含“笔墨铸魂·邢少臣中国画作品展”“墨缘·邓建强中国画作品展”“世俗的狂欢·杨培江中国画作品展”“雅逸清风·马顺先中国画作品展”,借鉴四位艺术家的艺术面貌,生动讲述中国画的现状。邢少臣的大写意花鸟将明快的内心世界寓于富有雕塑性的画面中,将个人学养寓于对传统审美价值,体现了当代写意花鸟画的文化自觉性。邓建强的佛像写生具有敏感的水墨风格,反映出当代中国画家语言历练的在途情境。杨培江的作品用独特的笔墨语言,反思当代社会情境与艺术家情怀的联系。马顺先的写意花鸟在雅趣中传达出中国画家对自然的情怀寄托。展览将通过他们风格迥异的艺术面貌,探讨当代中国画的叙事模式,向大家传达当代中国画图式的独特价值。

邢少臣 人寿三千年 137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邓建强 大足石刻之宝顶 60cm×4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杨培江 寓言 179cm×192cm 纸本彩墨 2013年
资料提供:冯 娟
编辑:武博雯
校对:赵亚亚
欢迎关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
微信号: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微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官网:http://www.sxpam.org